有研粉末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有研粉材)成立于2004年3月,是由中国有研(隶属国务院国资委的中央企业)控股,专业从事有色金属粉体材料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铜基金属粉体材料和锡基焊粉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 有研粉材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拥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先后设立了北京市金属粉末工程技术...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积极布局高精尖产业发展,2019年3月15日,北京有研粉材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围绕有研粉材集团发展主业,坚持“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理念,积极构建技术领域和产品体系,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研究院拥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2名,高级工程师10余名。有研粉材集团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863项目和北京市科委重大科技项目等3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成果奖10余项,授权专利10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

企业文化菜单

企业愿景: 耕耘创新沃土,成就梦想家园
企业使命: 至上,至先,至诚,至善—— 战略引领至上 创新发展至先 客户服务至诚 员工培育至善

新闻详情

改造升级焕新机 有研重冶新基地全面投入使用

时间:2023-08-30
来源:

7月,有研重冶顺利完成改造升级工作,新基地全面投入使用。作为一家有85年历史、曾先后走出过6位院士的老国企,有研重冶以新基地建设为契机,自2021年10月25日举行基地项目开工奠基仪式至今,战疫情斗酷暑,保生产稳基建,从物理空间更新改造,工艺产品迭代升级,再到内部管理效能提升,都让有研重冶焕发新生机。

如何在竞争合作中求得更大发展?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如何变中求进、变中求新?漫步在重庆綦江古剑山桥河工业园区,可以一窥有研重冶转型升级后的无限机会:以专注铸专长、以配套强产业、以产品赢市场,让改造升级成为有研重冶另一道风景线。

数智车间 降本增效强质量

走进有研重冶“智慧”车间,工人正有序进行巡视检查。与老厂房传统生产线相比,新车间人数减少了26%。

自设计之初,有研重冶就将“智能化”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进行自动化与数字化转型建设,实现设备管理、参数监控和数据获取自动化,以提高效率、稳定质量、提高产能。

在自动化电解铜粉生产线上,智慧工厂控制中心加强电解铜粉生产全流程监控,实现工艺参数自动控制,加速生产工序衔接和沟通反馈,减少人为操作导致的产品质量波动。工人只需每90分钟进行一次巡视检查,再也不必在规定时间内人工刮掉阴极板上的铜粉。

人工刮粉的方式费时费力,生产效率较低,且刮粉不及时会导致铜粉长大,进而增加铜粉品质的缺陷。如今的电解铜粉自动落粉技术则有助于稳定产品质量,产线上的集粉部件还能够利用泵送电解液,过滤电解液直接实现电解铜粉的回收,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并且避免了铜粉在转运以及过滤过程中的氧化。

复合粉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则通过精确控制产品金属含量和溶液配置,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降低了金属损耗。

产品迭代 为客户提供更优方案

企业的增长韧性从何而来?来自迈向中高端的持续创新是一条重要的发展路径。

如今,随着技术水平提升,粉末冶金产品正朝着高精度、高密度、结构复杂以及致密化的方向多样化发展,有研重冶也始终坚持产品升级,不断加大研发设计力度。

就在新基地投入使用期间,有研重冶成功开发了BFTT系列新产品并达到量产。BFTT产品为超细新型铜铁预合金粉末,主要用于高性能金刚石工具、粉末冶金含油轴承、摩擦材料、电碳制品等,相比于原有产品,该超细预合金粉末产品能明显改善异质粉混料不均匀、偏析问题,具有优异的压缩性和烧结强度,能够有效降低烧结温度和金刚石损伤,提高产品性能和可靠性,填补了国内-300目以下铜铁预合金粉这一市场空白,为客户提供更优方案。

组织优化 引领管理能力提升

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决定了企业要多措并举全方位进行自我提升。尤其是处在战略转型阶段,通过管理的提升,提高组织绩效至关重要。

以新基地建设为契机,有研重冶将“刀刃向内”,聚焦运行质量和管理提升,优化部门设置、实施定岗定编并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不断激发员工队伍活力。

为适应公司管理变革,强化人才队伍和安环管理职能,设立行政人事部和条件保障部;为进一步提升人均劳动生产率,通过科学分析新产线工序及工作量,对各班组实施严格的定岗定编,力求通过提升人均效率实现降本增效;为推进“三能机制”建设,组织开展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激发人才队伍的竞争意识和担当精神,积极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氛围。

新基地全面投入使用,有研重冶用实际行动谱写高质量发展的华章,正以全新的面貌扬帆起航。华章亦是序章,对于未来发展,有研重冶在制定“二次创业”的三年规划中明确指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心怀“国之大者”,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聚焦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上关键技术和材料的突破。

 

有研重冶历史回顾

2014年,公司重组改制成立重庆有研重冶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业老厂房既是过去工业时代的光辉印记,也为如今的布局提供了丰富经验和优质载体。

有研重冶前身是重庆冶炼厂——我国近代最老的有色冶金企业之一,它数度风云、历尽沧桑,至今已有八十余年历史。

重庆冶炼厂历史

1938年7月,国民政府在南京设立冶金研究院,解放后更名为103厂,是民族工业中最早生产电解铜、电解镍的国有独资大型企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冶金的开拓者叶渚沛先生任主任专员,从事各种金属提炼、合金试验与熔炉压制等工作。

1939年4月,重庆炼铜厂在重庆化龙桥建设投产,叶渚沛任厂长,初创时职工200余人,日产能力3吨。

1941年7月,重庆炼铜厂与纯铁炼厂、炼锌厂合并为电化冶炼厂,总厂设在重庆綦江三溪(今三江镇),总经理为叶渚沛。

1945年,电化冶炼厂发展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综合性冶金企业,职工1444人,并设有分厂4个,自备发电厂和冶金研究所各1个。

1945年10月,电化冶炼厂奉命停止生产。

1949年12月,重庆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电化冶炼厂。1939年投产至1949年末,共生产电解铜4246吨,年平均产量386吨。

1951年3月,改名为西南军政委员会总会工业部钢铁工业管理局第103厂。

1972年7月,国务院冶金工业部通知103厂改名为重庆冶炼厂。

1996年9月,经重庆市企业工作委员会批准,改制注册为重庆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1年9月,重冶集团公司划归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管辖。

2002年4月,注册成立重庆华浩冶炼有限公司。